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 付克友
AI时代的到来,让AI与人类的紧张关系,成为一个备受关注与热议的话题。其中的问题包括且不限于:AI会作恶吗?人类会被AI替代吗?哪些职业即将消失?不一而足。
这些问题,狂飙突进的高科技本身无法回答。能回答的,其实是创造高科技的人和企业。
日前,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发表演讲。他说,高科技绝不仅是征服星辰大海,更应该呵护人间烟火。科技人员的责任,不是让AI取代人类,而是让AI更懂人类、更好地服务人类。
这是非常精彩的回答,直指核心命题:在某种程度上,被宏大叙事忽视的“烟火细节”,正在成为检验科技文明成色的试金石。
曾几何时,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背后是中小商家被流量裹挟的焦虑,算法缔造商业神话的同时,还有那些市井商铺难以为继的困境。代表高科技力量的电商平台,是该向高科技的星辰大海进发,还是携线上优势碾压线下市场空间?
从“马云的时代”到“时代的马云”,阿里也经历了一场内在的转型。
今年2月,阿里发布去年三季报数据显示,该财季资本开支高达317.8亿元。与之相对应,阿里云实现营收317.42亿元,阿里AI收入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。
而奔赴星辰大海,还在路上。按照阿里官方说法,未来三年,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,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,总额超过去十年的总和。
更重要的是,这些高科技的成果,并没有远离人间烟火,而是走进了人间烟火。当AI的落地场景,锁定医疗影像识别、农产品溯源、小微商家智能运营等,高科技在填平而非制造数字鸿沟。这种转变,是从“商业效率至上”向“社会价值优先”的伦理迭代。
“别让AI取代人类”,这话从马云嘴里说出来,也就显得顺理成章,不再是心灵鸡汤。
“人类培育AI,AI服务人类”由此形成闭环。高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替代者,而是激活人力资本价值的催化剂;高科技也不只是精英人群的工具,更是普罗大众的共享方式。
正如马云所说,“科技要给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变革,让每一个人有尊严”,希望所有人一起持续努力,“把这个世界带入到一个善良的高科技时代”。
这种“善意经济”的可行性,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新范式,即利润不来自榨取用户注意力,而源于解决真实痛点的价值创造。
这种“善良科技”的价值观,也从“不作恶”的被动约束,升级为“向善而行”的主动选择,为破解AI伦理困局提供了新思路。
这也让人联想到,日前一些线上平台的动作。京东宣布,未来一年内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;盒马、永辉超市以及华润万家等也面向外贸企业开放绿色通道,加急处理产品入驻,助力中国优秀商品流回国内市场。
外贸环境恶化之际,平台企业的举动,关系到成千上万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,也在点亮内需的人间烟火。
星辰大海要追,人间烟火更值得。代码有情怀,算法也要见人心。高科技再高,品牌也要有温度。呵护人间烟火,高科技品牌才有温度。
有话要说...